——南充一中教师参加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学习纪实
引言
春意盎然,学思正浓。2025年3月至4月,南充一中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学科教师及德育主任分批次赴成都参加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学习活动,观摩名师课堂,聆听专家讲座,汲取教育智慧,助力专业成长。
春意盎然,学思正浓。2025年3月至4月,南充一中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学科教师及德育主任分批次赴成都参加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学习活动,观摩名师课堂,聆听专家讲座,汲取教育智慧,助力专业成长。
一、语文篇:聚焦核心素养,探寻诗意课堂
“春林初盛,春水初生,春风十里柔情。”在这如诗如画的时节里,3月的蓉城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3月28——29日,蓉城迎来了教育界的一场盛事——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新教材、新课堂下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观摩研讨会。南充一中的郭宝瓶、李林和庞雅文老师,怀着对教育的热忱与执着,齐聚于此,以“听”启思、以“研”促行,开启了一场关于语文教学的学习盛宴。
春山可望,步履不停。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观摩研讨会虽已结束,但南充一中的语文老师们探索语文教学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会将学习所得的新思路、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在提升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能力的路上,继续深耕课堂,以创意为舟,载学生驶向思维的远方。
“春林初盛,春水初生,春风十里柔情。”在这如诗如画的时节里,3月的蓉城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3月28——29日,蓉城迎来了教育界的一场盛事——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新教材、新课堂下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观摩研讨会。南充一中的郭宝瓶、李林和庞雅文老师,怀着对教育的热忱与执着,齐聚于此,以“听”启思、以“研”促行,开启了一场关于语文教学的学习盛宴。
春山可望,步履不停。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观摩研讨会虽已结束,但南充一中的语文老师们探索语文教学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会将学习所得的新思路、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在提升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能力的路上,继续深耕课堂,以创意为舟,载学生驶向思维的远方。



二、数学篇:思维引领,让数学更有趣
为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4月12日至13日,南充一中的王开兰、夏庆鸿和何洋老师赴成都树德学校开展研修活动。
通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参训教师深入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推进区域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积蓄专业力量。
本次研修活动以新课标为引领,深入探索了项目式学习、几何思维培养、几何变化探究、思维可视化及变式教学等创新实践。参训教师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拓宽了教学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
为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4月12日至13日,南充一中的王开兰、夏庆鸿和何洋老师赴成都树德学校开展研修活动。
通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参训教师深入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推进区域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积蓄专业力量。
本次研修活动以新课标为引领,深入探索了项目式学习、几何思维培养、几何变化探究、思维可视化及变式教学等创新实践。参训教师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拓宽了教学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



三、英语篇:立足语言运用,打造高效课堂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拓宽教育视野,引入创新教学理念,深化理论底蕴,2025年4月19日至20日,南充一中李莉、郭铭老师前往成都,参加为期两天的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一场聚焦于新教材与新课标理念融合下的中学英语教学能力提升观摩研讨会。
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现教学魅力,激起思维碰撞的璀璨火花;鞭辟入里的讲座展现学术底蕴,引领教学探索的崭新征途。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拓宽教育视野,引入创新教学理念,深化理论底蕴,2025年4月19日至20日,南充一中李莉、郭铭老师前往成都,参加为期两天的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一场聚焦于新教材与新课标理念融合下的中学英语教学能力提升观摩研讨会。
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现教学魅力,激起思维碰撞的璀璨火花;鞭辟入里的讲座展现学术底蕴,引领教学探索的崭新征途。



四、德育篇:守护心灵,护航成长
南充一中初二、初一年级德育主任徐海龙、任东于2025年4月19至20日参加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及校园心理危机事故预防”高级研修班,学习了校园欺凌的识别与干预策略、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设等内容。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强调“预防为主,干预为辅”,并分享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功经验。
感悟:
“校园安全无小事,心理健康是关键。此次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方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构建温暖、安全的成长环境。”——徐海龙
南充一中初二、初一年级德育主任徐海龙、任东于2025年4月19至20日参加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及校园心理危机事故预防”高级研修班,学习了校园欺凌的识别与干预策略、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设等内容。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强调“预防为主,干预为辅”,并分享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功经验。
感悟:
“校园安全无小事,心理健康是关键。此次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方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构建温暖、安全的成长环境。”——徐海龙

五、历史篇:以史育人,培根铸魂
2025年4月26日至27日,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新教材、新课堂下初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观摩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南充一中初中历史陈雯、刘十千老师有幸参加此次盛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此次研讨会为我校历史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也为学校历史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理念。教研组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推动历史课堂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转变,助力学生成长为有思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025年4月26日至27日,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新教材、新课堂下初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观摩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南充一中初中历史陈雯、刘十千老师有幸参加此次盛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此次研讨会为我校历史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也为学校历史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理念。教研组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推动历史课堂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转变,助力学生成长为有思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结语:学无止境,行以致远
教育之路,步履不停。此次《巴蜀新课堂》之行,不仅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更坚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念。未来,我校教师将继续深耕课堂,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学习,是永不停歇的成长。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静待花开!
教育之路,步履不停。此次《巴蜀新课堂》之行,不仅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更坚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念。未来,我校教师将继续深耕课堂,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学习,是永不停歇的成长。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静待花开!